-
事件舆评丨中核招聘引众议,“简历通胀”何以成为社会痛点?
4月5日,中核集团旗下微信公众号“中核招聘”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标题为“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并在标题结尾配以“星星眼”的表情包。推文对中核集团的校招情况进行了概述。此推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公众普遍认为此举透露出企业将求职者投递的简历数量作为炫耀的成本,漠视当下就业环境下的求职困境,折射出企业与公众在就业认知层面的巨大落差,进而引发舆情风波。 在舆论发酵后,中核集团于4月5日下午删除了相关文章,于4月6日进行公关回应。而此次事件也衍生出许多微博话题,例如#中核招聘# #中核…
-
事件舆评丨年级主任多次让学生砸手机手表,暴力惩戒还是教育失范?
2025年3月22日,四川省射洪市绿然学校一名学生在“问政四川”平台投诉称,该校2024级年级主任何某多次要求学生自行砸毁手机、手表等电子产品。涉事学生称,其价值1900元的手表于2024年11月被何某要求砸毁,并要求赔偿。 3月27日,射洪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中心回应称,该教师未能控制好自身情绪,经与学生家长协商,已作相应赔付;同时,市教育体育局责令学校整改,强调未来需兼顾秩序维护与学生权益保障。 01 舆情趋势 / Boryou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
-
事件舆评丨北大硕士当食堂阿姨 撕掉学历标签,人生选择何来高下之分
近日,“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当食堂阿姨”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报道,26岁的黄女士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健康传播专业,毕业后,她于2022年留校入职北大餐饮中心,成为一名“食堂阿姨”。此前,有关话题也曾在网络引起热议,对此黄女士表示,留在食堂工作是自己遵从内心的选择,做食堂阿姨是管培生必须经历的轮岗环节,也是为了真切体会师傅们的工作。 3月28日21时许,微博话题# 26岁北大研究生毕业留校当食堂阿姨#登上微博热搜榜第6位,42家媒体介入报道。相关话题# 26岁北大硕士毕业当食堂阿姨#…
-
事件舆评丨上海韵达被立案调查,快递为何成为诈骗帮凶?
3月19日,据国家邮政局网站消息,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对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负有未按规定实行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立案调查。3月20日,韵达股份发文回应,表示已部署整改,将优化快递查验流程,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3月19日,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环球网等媒体争相报道相关内容,#韵达被立案调查原因##韵达漏洞致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等话题相继登上微博、快…
-
事件舆评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名学生呼吁取消3000米测试
3月18日,大河报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名学生在社交平台发文呼吁学校取消3000米测试。据学生介绍,该校将在大一和大二的下学期对学生开展体育测试,其中包括男女生3000米跑,满分成绩为男生12分20秒,女生15分;及格成绩为男生16分30秒,女生19分30秒。部分学生对此感到不满,有学生调侃“跑得我七窍流血”“脆皮大学生垂死挣扎”“建议取消3000米”。 3月19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校方已关注学生诉求,会在了解情况后与体育课部等多个部门进行商量和评估,合理地进行研判。…
-
事件舆评丨315记者为取证吃到吐:职业精神背后的社会反思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聚焦于“共铸诚信、提振消费”主题,曝光了多个领域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其中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获取第一手证据,记者们以采购商身份深入食品加工企业,挨个品尝各类试吃样品。连续跑十几家下来,记者们甚至抱起垃圾桶狂吐不止。此外,记者们还经历了更危险的操作,如在调查医美骗局时体验非法注射,在调查硫磺熏制食品时被灼伤呼吸道。这些行为让网友们既心疼又敬佩,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向这些“拼命三郎”致敬。 这一事件既凸显了调查记者的职业价值,同时也折射出在这职业精神背后的社会反思——…
-
风险研判丨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财产纠纷案二审
2023年1月30日,席某与吴某经当地某婚介所介绍认识。5月1日双方订立婚约。5月2日下午,在阳高县某小区的房屋内,席某不顾吴某的强烈反抗,强行与吴某发生性关系。吴某于当晚打电话报警。经阳高县公安局侦查取证,于5月5日对席某采取了刑事拘留强制措施。6月27日,阳高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席某犯强奸罪,向阳高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3年12月25日,阳高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此案,被告人席某因犯强奸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当庭上诉。2024年3月28日,大同市阳高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
-
风险研判丨数据安全防线被侵蚀,如何守护数字时代用户上网权益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用户数据安全已然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核心议题。进入3月,多起与用户数据安全相关的负面事件接连爆发,迅速点燃舆论热点,引发公众对数据隐私保护的强烈担忧与深度反思。这些事件不仅给用户个人带来了权益侵害,也对涉事企业、机构的声誉造成严重冲击,更对整体网络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了威胁。 JUTIQINGKUANG具体情况 一、小红书被曝后台高频获取用户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3月27日报道,近日,据多位小红书用户反映,小…
-
风险研判丨中国品牌在越南遭遇抵制:文化符号与地缘政治碰撞的缩影
近年来,越南对任何涉及特定地图划线标识的内容采取近乎严苛的管控,如中国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潮玩产品“娃三岁”因涉及南海“九段线”引争议,《芭比》等电影因类似场景在越南遭禁播等。同时,据2024东南亚电子商务市场洞察数据显示,近五年东南亚市场涉及文化符号的商务纠纷年均增长37%,其中互联网、快消品行业占比达68%。这些案例共同揭示:在全球化3.0时代,文化符号的敏感性已超越传统商业风险范畴。中国品牌在越南遭遇抵制的困境本质上是文化符号与地缘政治碰撞的缩影,唯有将文化敏感性、合规意识和本地化管理能力有…
-
风险研判丨网红明星偷税漏税,公众人物应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在粉丝经济与资本运作的双重推动下,国内娱乐产业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纳税乱象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公众人物,网红明星的涉税违法行为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更会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因此,这类高收入群体理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DIANXINGANLI典型案例 一、网络大V司马南偷税案 2025年3月,网络大V司马南因偷税被罚超900万元。经税务部门大数据分析发现,2019-2023年间,司马南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少缴个人所得税及增值税共计462.43万元;其控制的北京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