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 | “红舞鞋剧组开快车撞死猫”:生命漠视背后的行业信任危机与伦理警示
2025年10月22日,电视剧《红舞鞋》剧组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银杏道(步行道)取景拍摄时,车辆违规驶入并超速行驶,将校园内深受师生关爱的流浪猫“小橘子”碾压致死。事件经学生爆料后迅速发酵,10月23日剧组发布致歉声明却因“避重就轻”引发更大争议,10月26日道歉微博被删除的操作进一步激化舆论,最终演变为一场涉及剧组责任、动物权益与行业伦理的公共信任危机。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舆情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自10月22日19时至10月27日13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30225条。覆盖微博、客户端、视频、互动论坛等多个平台。
· 舆情走势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通过舆情走势图可知,10月22日《红舞鞋》剧组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撞死流浪猫“小橘子”事件发生,有学生进行爆料,舆情开始缓慢升温,当天舆情信息量在200条左右。10月23日凌晨剧组发布致歉声明,但因刻意回避“校园限速10km/h却超速至18km/h”等关键问题,仅以“司机疏忽”模糊责任,引发公众更多质疑,舆情热度骤升,当日18时达到峰值1260条,全天舆情信息量达到3500条左右。10月24日和10月25日这两天,网友持续对剧组的道歉诚意、基金承诺等问题进行讨论和质疑,舆情信息量维持在日均2000条左右,同时更多关于剧组此前压榨群演、踩踏纪念碑等负面消息被陆续曝光,进一步推动舆情发展。10月26日凌晨,网友发现剧组删除致歉声明,此行为直接将舆情再次推向高潮,成为舆情的又一爆发点,当天舆情信息量猛增至8000条左右,各种批评、抵制的声音铺天盖地,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截至今日13时,舆情仍在持续发酵,相关信息量已达 1500 条左右,舆论焦点集中在对剧组行为的批判以及对影视行业规范的呼吁上。
· 信息来源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30225条,微博是主要传播平台,共21098条(占比69.8%),其次是客户端5748条(占比19.02%)、视频2011条(占比6.65%)、互动论坛834条(占比2.76%)、微信407条(占比1.35%)、网站127条(占比0.42%)。
· 关键热词 ·
BORYOU TECHNOLOGY

从关键词云图来看本次舆情事件“剧组”“拍摄”“红舞鞋”“云南大学”“司机”“校园”等关键词受到了广泛关注。
02
舆论焦点与公众情绪
核心争议点
1、剧组责任与态度
公众聚焦剧组“违规驶入步行道”“超速行驶”的操作违规性,以及事后“仅归咎于司机疏忽”“删除道歉声明”的逃避式处理,质疑其对生命的漠视与对舆论的傲慢。
@我非我么:“为什么搬开石墩子开车上步行道?剧组可以为所欲为吗?”
@浪漫式:“高高在上的无良剧组,进校园拍摄没有把校园安全放在心上,为一己之便挪开石墩,驶向人行道。”
@今天不喝奶茶cccc:“你的意思是小猫在人行通道被开快车的司机撞死是它的错吗,司机就不该在学校开快车,更不该在人行通道开快车,学校师生本来就多,既然去学校拍摄,就要遵守学校规则,如果撞死的是人,是不是也要怪人家在人行道乱走,做错了就道歉,不要混淆概念。”
2、动物权益边界
事件触发“动物是否应被视作生命平等主体”的深层讨论,爱猫群体与动物保护者认为剧组行为是“资本对生命的碾压”,也有声音延伸至影视行业“拍摄场景下动物权益保护规范缺失”的行业性问题。
@无敌喵喵侠:“平时那条路有石墩子不准小汽车通行的,它以前在那里睡觉只有行人和电动车很安全没人会伤害她,它很信任大家毫无警惕的在路边睡觉,谁知道这剧组私自挪走了石墩子把车开进去还超速压死了它。”
@QiseWalnut-胡桃:“我是在云南昆明这边生活的。这只猫确实是陪伴了云南大学好几届学生成长的 当初参观校园的时候有幸见过。”
@长白山神树circular:“基金会没有落实,我们猫猫驿站负责人去询问,评论还被剧组删了,建议让肇事者披麻戴孝的去磕头去道歉”
3、校方与行业监管
部分舆论指向云南大学校方拍摄审批的疏漏,同时呼吁影视行业建立“动物保护拍摄强制规范”,避免类似事件因监管空白反复发生。
@树:“小猫以为学校来了些新朋友,结果是要它命的,撞了还不处理让小猫暴尸荒野,更ex的是剧组好像说联系学校搞基金会什么的也没做就说说。”
@苏苏苏苏苏大胖:“说是在人行道上创死的,这只猫经常在那条路上睡觉。剧组把挡路的石墩子移开,还超速,那个女学生的事才过去几天啊,这些大学真的应该好好查查了。”
@ABCDEFG:“我觉得这种事是不是还是要让学校出面解决啊,感觉看下来,这个剧组完完全全不尊重这个学校和学校里的所有人和物。现在不把小猫当回事,那要是撞到人了也不当回事吗?”
媒公众情绪倾向体观点
1、愤怒谴责
爱猫群体、动物保护者及云南大学师生对剧组行为表达强烈愤怒,社交平台“抵制《红舞鞋》”“追责剧组”的声浪持续高涨。
@AI060143:“那些说什么为了一只猫开除一个司机的人长点脑子好不好,剧组为了利益无视校园规则,压榨群演,让司机背锅,自己美美隐身,还有一群蠢蛋帮他们说话,果然是有头脑的人能赚钱啊。”
@FancyUnicorn:“不上线就是最好的道歉,别整这些虚的,还以后会喂养流浪猫,剧一播完你看看他们能坚持多久,不是所有的错都值得被原谅,有些错一开始就不应该犯,你要拍剧为什么不等寒暑假学生们不在校的时候拍,因为208们四肢发育不全几步路都走不了就要移开学校的石墩让车子开进去把猫撞死。”
2、失望质疑
剧组从“敷衍道歉”到“删除声明”的操作,让公众对其诚信与担当彻底失望,衍生出对剧组过往拍摄行为(如压榨群演、场地破坏)的深挖式质疑。
@浅色的柠檬的:“说有成立基金会实则跟在校相关师生毫无交接进展,说要道歉实则在dy回复“就是个流浪猫没人疼没人爱的”,说要道歉声明放了几天就删了(头一次见到自己承诺的基金会都没有任何后续进展的时候就先把道歉删了的)”
@慵懒点心君:“声明是十月二十三号凌晨发的,声明是十月二十六号删的,总共也就三天的时间。在大学里移除石墩,把步行道变成车行道,超速违规,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在道歉里拿流浪猫来说事,春秋笔法,眼见事情过去了就要把声明删掉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内娱的高傲让我难以想象,剧组成功的惹怒了我,等剧播的时候跟我的豆瓣号说去吧!”
3、伦理反思
部分舆论理性探讨“影视创作与生命伦理的平衡”,呼吁行业将动物保护纳入拍摄刚需流程,而非事后补救的公关话术。
@一只小桃:“校园这种地方而且还是人行道开车超速行驶,这那项都不符合规定吧,果然拍戏真是天大的事,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得为剧组让路呢,真牛!”
@由一:“学校限速,人行道禁止开车,在学校拍戏却严重违规违纪,把师生安全置之不顾,发生意外是必然的,出事的是小猫就可以撇清责任,把一切归咎于司机,这么大的安全隐患真的是意外吗?”
03
舆情总结
“红舞鞋剧组开快车撞死猫”事件本质是一场由生命漠视、责任逃避引发的消费信任危机与行业伦理溃败,其舆情爆发与发酵揭示三大核心矛盾:
其一,剧组对生命伦理的践踏与公众价值认知的冲突。剧组在校园限速区域超速行驶、事后删除道歉声明的行为,暴露出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和对舆论的傲慢。公众对“小橘子”的情感投射,本质是对“生命平等”价值的捍卫,而剧组的操作将商业利益置于生命伦理之上,触发了大众的道德愤怒;
其二,行业规范缺失与公众对影视行业责任的期待落差。事件暴露出影视行业在动物保护、拍摄管理等环节的监管空白。当剧组可随意突破校园规则、漠视生命却缺乏实质性约束时,公众对行业“唯流量论”“漠视规则”的刻板印象被强化,进一步削弱了对影视从业者的信任;
其三,危机公关失当与信任修复的长期成本。从“敷衍道歉”到“删除声明”,剧组的危机应对完全背离公关逻辑,将小争议升级为品牌信任的彻底崩塌。这种“逃避式公关”不仅无法平息舆论,反而让公众对其诚信度、担当力产生根本质疑,后续信任修复的周期和成本将远超事件本身的影响。
从行业层面看,此次事件为影视行业敲响伦理警钟:当创作以牺牲生命、突破规则为代价时,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将失去根基。对消费者而言,这场风波强化了“行业伦理可视化”的诉求,推动公众从单纯关注作品转向关注创作背后的责任与价值观。剧组虽可通过短期公关操作暂时降温舆情,但消费信任的重建,恐怕需要比关闭话题更漫长的时间,甚至可能成为其品牌和作品的长期“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