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 | 视障人士带导盲犬夜雨爬泰山引争议:一场“权利”与“福利”的艰难权衡

2025年9月15日,山东泰安两名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芬迪”攀登泰山,途中泰山下雨,二人身着雨衣,但导盲犬“芬迪”全程淋雨,无任何防护装备,期间出现盲杖敲打芬迪的行为,被网友拍下上传网络后引发争议。

9月17日,网友深挖当事人的社交账号,发现芬迪曾多次被带往高强度场景,如爬长城、北戴河游泳等行为,网友大规模呼吁大连导盲犬基地回收导盲犬。

9月17日、18日,白露视频、齐鲁晚报、上游新闻、九派新闻、大皖新闻等媒体转载报道,舆情热度攀升,相关话题#视障人士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带视障人士爬泰山的导盲犬被收回#冲上热搜,舆情热度达峰值。

9月18日,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发文,决定暂停芬迪工作,并派专人专车接回评估。

9月19日,当事人正式回应事件中的争议,称未穿犬用雨衣因芬迪抗拒影响工作,有按小时喂水,盲杖敲打为训导指令错误,胸前的手机也并未直播。

9月20日,据新京报消息称,导盲犬芬迪已被大连培训基地派车接走。

此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众多网友质疑两名视障人士的做法缺少对导盲犬的关爱,对导盲犬的职责不够明晰。部分网友认为,残障人士也有权利享受世界,感受世界,但不能将风险转嫁。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9月15日至2025年9月21日,共检测到相关信息55626条。

· 舆情走势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视障人士带导盲犬夜雨爬泰山引争议:一场“权利”与“福利”的艰难权衡

通过舆情走势图可知,相关话题自9月18日起讨论度不断升高,话题热度呈波动状态。随着相关信息在微博、客户端等社交媒体传播,其舆情声量在9月19日攀升至最高,相关信息传播量为1766条,新浪微博话题#视障人士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自9月18日登上热搜高位,引发网友热议。随后舆情热度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 信息来源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视障人士带导盲犬夜雨爬泰山引争议:一场“权利”与“福利”的艰难权衡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55626条,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共32252条(占比57.98%),其次是视频15556条(占比27.97%)、微博6981条(占比12.55%)、微信486条(占比0.87%)、网站265条(占比0.48%)、互动论坛86条(占比0.15%)。

·   关键热词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视障人士带导盲犬夜雨爬泰山引争议:一场“权利”与“福利”的艰难权衡

从关键词云图来看,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导盲犬”“芬迪”“盲人”“爬泰山”等。

02

舆论观点

 网民观点 

1、认为导盲犬是服务犬,高强度运动会伤害导盲犬,视障人士的行为有博取流量的嫌疑

@溯-翊塵:这样助人的狗狗怎么会被这么对待,如何都不应该且不说动物是通人性的尤其是狗,而且还是导盲犬做的已经超过他的负荷了,还没有正常的对待,最起码朋友帮你你也要给饭吃啊,不给还要免费帮你,这是什么道理,这样的人知道自己要帮助,狗狗是帮人的狗,但不是要压榨它啊!这还是人吗?

@Chambboo:为了流量博眼球什么都能干出来,导盲犬培训不是简单的,这种人就是在浪费资源,不配使用,应该永久拉黑。

@骆一小锅:请善待导盲犬。它们是来协助失明人士的日常所需,而不是陪他们上山、下海,赚流量。

2、认为现在导盲犬稀缺,其行为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呼吁导盲犬训练基地收回犬只

@怂又如何:导盲犬是最难训练出来的。训练时间也是最长的。比训练军犬、警犬、救援犬都难。

@它基金:真的太心疼了。工作犬明明很努力尽职尽责,走到台阶用身体挡住却还要被推开…这种缺乏基本防护、严重损害其健康的滥用工作犬情况,已经违背了导盲犬工作的初衷。希望基地能介入,希望公众的关注转化为推动系统改善的力量,希望人和狗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Audrey:个人认为,现在这个盲人和导盲犬的比例,应该先满足尽量多的盲障朋友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然后才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爬山可以稍微往后排排。

3、认为视障人士有权探索世界,但是不能将风险转嫁给导盲犬

@大乔一直很棒:爬山是他们的自由,但是你的自由不要去牺牲狗。

@一条花坼:我们从来没有说视障人士不可以爬山,不可以去亲身感受这个世界,但,你们感受世界丈量世界的脚步,不该是踩在导盲犬的身上,那不是他该背负的重量,对你们来说爬泰山确实是人生中一次弥足珍贵的体验,但对导盲犬来说,他只会记得那天他工作了很久很久,即便很累,但每走一步都要关注你们的安全,每上一级台阶都要提醒你们前方有障碍,他不懂你们心里的诗和远方,他在意的是你们脚下的每一步都是他的责任。导盲犬诞生的初衷是为视障人士日常出行生活提供方便,而不是带着你看遍山川湖海的工具。今天你们想登泰山,明天你们还想登珠峰,这不是折磨导盲犬是什么?

@-W:盲人是可以想爬山,但是不能老是去爬各种山吧,楼梯这种台阶式的对狗狗很不好,你可以有自己热爱的事情,但是不能建立在狗狗的痛苦上,都已经是盲人了,就别作了,少做这些危险的运动,对自己也好。

4、呼吁相关部门明确使用规范,建立视障人士与导盲犬权益保障的双重机制

@豆腐168:如何界定“日常出行”?十几年前听大连基地接受采访时说的数据,导盲犬最多能走五条熟悉的日常线路(当时的那只犬只能走三条)。是否这三五条日常线路之外,就都是犬只使用者超范围滥用工具犬呢?同时,导盲犬并不能完全替代盲杖的探路功能,且,真有意外摔倒的时候,手持盲杖比带着犬的导盲鞍也更灵活、更撑得住。

@小泪点:盲人追求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也需考虑导盲犬的权益与健康。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社会应加强对导盲犬使用规范的宣传与教育,让使用者明白如何科学、人道地使用导盲犬,在保障残障人士出行需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导盲犬足够的关爱与保护。

@AAAayau:希望导盲犬培训基地或者服务中心能完善机制,做好监管责任。严格筛选,定期回访,保障导盲犬的待遇,让有限的资源给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升淇的微光角落:视障人士渴望挑战自我、探索世界,这份勇气值得尊重,他们同样有追求丰富人生体验的权利。但从导盲犬角度看,爬泰山对其身体负担极大,尤其是关节。导盲犬培育艰难,数量稀缺,是视障群体宝贵的伙伴与出行依靠,我们需关注它们的健康与福利。此次争议提醒我们,要在保障视障人士权益和关爱导盲犬之间找到平衡,社会也应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多元、更合适的出行与体验选择,让他们在不损害导盲犬健康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

 媒体观点 

1、大象新闻:探索需以科学为前提,不可转嫁代价给工作犬。导盲犬职责限于日常安全出行,非极限运动工具

我们支持每一位努力生活的视障者,但坚决反对将公益资源私物化的这种行为。导盲犬作为社会共同投入培育的珍贵资源,其使用应当恪守辅助出行的本源目的,而非成为个人挑战极限的工具。

2、百姓关注:现行法规未界定导盲犬使用场景边界,基地交付后缺乏跟踪机制

导盲犬不是私有财产,当存在使用风险时,专业机构有权介入保护。说到底,这场争论暴露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导盲犬使用规范存在空白,二是公众相关教育严重不足。盲人追求风景的勇气值得尊重,导盲犬作为特殊工作犬同样需要爱护,争议背后,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善意。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网络骂战,更需要推动制度完善,景区要提供无障碍服务,基地要加强培训,而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理性发声而非道德审判。网络怒火烧不出解决方案,制度保障才能托起共赢!

3、新闻晨报:现行协议未明确禁止高危场景,基地交付后缺乏跟踪机制

目前大部分的导盲犬由训导基地训练,免费提供给视障人士使用,如何能申请到一只导盲犬,各个基地的标准不同。期待导盲犬分配制度尽快完善,建立科学严格的申请审核体系,综合考量视障人士的实际需求、生活环境等因素,确保导盲犬分配给真正需要且能合理使用的人。同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期待看到先进的科技产品能更多地落地,协助视障人群,解决导盲犬供需关系紧张的问题。

03

舆情总结

“盲人携导盲犬攀登泰山”事件实质上折射出人的权利与动物福利的冲突,以及视障人士探索世界的权利与公共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争议。这既是对动物福利问题的警示,亦凸显了公共资源分配公正性与制度完善的紧迫需求。视障人士作为弱势群体,其境况持续引发社会关注。随着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在保障视障人士便利出行的同时,公众对动物福利保障的关注度亦不断提升。导盲犬作为视障人士出行的“眼睛”,是协助其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然而,导盲犬本身亦属稀缺资源,其选拔标准严苛、培育成本高昂且数量极为有限。该事件引发公众对以下问题的深入思考:视障人士的探索权应如何合理行使,导盲犬使用场景的规范边界当如何界定,申领后的追踪监管机制缺位,以及社会公共资源的科学配置等议题亟待解决。

  社会在支持视障人士融入社会、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亟需建立对工作动物的科学关怀机制及资源使用的合理规范。导盲犬的核心价值在于协助视障人士感知世界、重拾生活信心。使用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更应承担科学养护、合理使用导盲犬的责任。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导盲犬使用规范的宣传教育,加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细则,推动导盲犬资源的高效利用,切实保障视障人士权益与动物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舆论发酵过程中出现了非理性言论。涉事盲人夫妇及其供职的按摩店遭受大量电话骚扰与网络攻击,严重干扰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此现象警示我们,讨论公共议题时应秉持理性、基于事实发声,避免演变为针对个体的网络暴力。理性的关注点应聚焦于如何优化导盲犬使用规范、明确各方权责,以及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工作伙伴。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邮件:zxl@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45~17:45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舆情简报
舆情简报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