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 | 桂林市卫健委工作人员怒吼市民事件引热议,基层官民沟通桥梁再受考验

2025年7月21日上午,桂林市民胡女士(化姓)因其孩子(在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产检时一切正常,但出生后诊断为先天性畸形二度唇腭裂,伴有牙槽裂,双耳听力不通过)的相关问题,与家人一同前往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反映情况并提交更多材料

在胡女士拍摄的视频中,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烟雾缭绕的环境下回应称“已经在处理这个事情……结果没来我怎么办”,且声音越来越大,致使胡女士的孩子被吓哭。该工作人员还曾要求胡女士关闭正在拍摄的手机。该事件一经发出,立刻引发了广大网友对基层官民沟通的讨论。

事件舆评 | 桂林市卫健委工作人员怒吼市民事件引热议,基层官民沟通桥梁再受考验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自7月21日00时00分至8月10日12时00分,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3633条,互动声量达323.49万。

事件舆评 | 桂林市卫健委工作人员怒吼市民事件引热议,基层官民沟通桥梁再受考验

· 舆情走势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桂林市卫健委工作人员怒吼市民事件引热议,基层官民沟通桥梁再受考验

从舆情走势图来看,7月29日网络上开始流传“桂林卫健委工作人员怒吼市民”相关视频、帖文,引发部分网民围观,舆情热度于7月31日达到高峰。7月31日,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迅速引发网民广泛关注,舆情热度于7月31日达到高峰。此后舆情热度程自然下降趋势舆情。随着舆论场热点话题的减少,网民对此事件的关注度逐渐下降,舆论态势趋于平稳。

· 信息来源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桂林市卫健委工作人员怒吼市民事件引热议,基层官民沟通桥梁再受考验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3633条,视频是主要传播平台,共1594条(占比43.88%),其次是客户端1372条(占比37.76%)、微博457条(占比12.58%)、微信149条(占比4.1%)、网站50条(占比1.38%)、互动论坛11条(占比0.3%)。

该事件产生的话题覆盖客户端、微博、微信、网站等多个平台,微博话题#桂林卫健委同胞工作人员态度粗暴# 阅读量21.8万,讨论量50;#桂林卫健委态度粗暴工作人员被 # 阅读量21.8万,讨论量50。

·   关键热词   ·

BORYOU TECHNOLOGY

从关键词云图来看,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工作人员”“怒吼”“群众”“桂林”“市民”等。

02

舆论观点

 网民观点 

1、质疑工作人员态度,讽刺官僚主义

哔哩哔哩网民“琉璃阿森”:好大的官威!

今日头条网民“风的聆听”:朝着群众怒吼,还算人民公仆?

2、认为女子投诉诉求不合理,对工作人员态度持保留意见

哔哩哔哩网民“黑白熊149823”:孩子唇腭裂又不是大事,现在整形万了八千的也能整回来。先天基因问题起手就怪医院,张口投诉闭口投诉。投诉了你家孩子就能不是唇腭裂,多少是有点大病。

3、质疑医院未检查出来,认为医院也有责任

新浪微博网民@起名字忒辛苦:医疗责任重大,须引以为戒。

新浪微博网民@天星8_807:医疗、行政等各部门都应深刻反思,尽快完善相关机制,别让类似的悲剧和矛盾再次发生,真正让每个家庭都能安心迎接新生命的到。

 媒体观点 

1、中国经济网:反映问题遭怒斥,查清问题比“道歉”更重要

一句怒斥吓哭孩子,一则通报宣告“道歉”。桂林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对待来访群众的粗暴态度,在舆论关注下有了初步处理结果。然而,“停职检查”与“当面道歉”不应是事件的终点。公众更期待,这场因态度引爆的风波,能成为撬动实质性问题解决的支点:不仅要整顿作风,更要彻查群众诉求背后的核心矛盾。道歉是姿态,整改是过程,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对桂林市卫健委而言,当务之急是循着群众诉求的线索,启动一场不回避、不遮掩的调查:厘清产检环节的责任边界,给涉事家庭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建立更畅通的诉求反馈机制,让群众不必再因“格式限制”而奔波劳顿;更需通过制度刚性约束,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深刻体认,对待群众的态度绝非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衡量治理温度与效能的根本标尺。

群众带着沉重困惑而来,不应只带着一句轻飘飘的“道歉”离去。唯有将“查清问题”置于比“处理人”更优先的位置,这场风波才能真正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契机。

2、陕西党建网:如此“衙门习气”要不得

近日,桂林一名女子在向当地卫健委反映问题时,被工作人员怒斥,孩子当场被吓哭。事件曝光后,桂林市卫健委责令当事人向女子道歉,并对其作出严肃批评和停职检查处理。

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群众有了烦心事当然应该求助于相关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完全忘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动辄摆官架、耍官威,对群众爱理不理、推三阻四,甚至恶语相向,这是典型的衙门习气、官僚作风。它不仅会蛀蚀党的优良传统,还严重影响党群政群关系,必须予以坚决制止。

3、红网:公职人员怒斥群众被停职,为民服务容不得“坏脾气”

7月31日,桂林市卫健委发布通报显示,“已责令当事人向来访群众当面道歉,并对其作出严肃批评和停职检查处理。”群众有诉求找部门,这是群众的权利;解决群众困难,这是干部的职责。按理说,二者并不冲突,也没有矛盾,但是在该事件中,干部对于主动找上门的群众态度恶劣、语言粗暴,不仅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反而损害干部队伍整体形象、疏远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被停职检查,一点也不冤。

且不说该事件如何解决的问题,单论干部为民服务的作风问题就值得探讨。服务群众绝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服务态度也不是“凭着性子”“率性而为”,党员干部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更是整个队伍形象。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正是对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的内在要求。因此,群众的评价就是为民服务的“晴雨表”,工作有没有做到位,服务态度是好是坏,群众最有发言权。解决群众困难诉求,秉承亲民态度才是好的开始,语言粗暴、态度恶劣只会背道而驰、徒增烦恼,甚至损害政府威信、腐蚀干部形象。

事件充分暴露出日常管理上的漏洞和干部作风上的弊病,不仅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一反三,广大党员干部都应汲取教训,唯有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以案为镜、警示威慑,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03

舆情总结

此事件虽为个案,然因其行为主体与对象分别指向“公职人员”与“普通群众”,其所嵌入的权力—权利互动结构,深刻触及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行政伦理规范及诉求反馈机制有效性的普遍性质疑与制度性期待。舆情聚焦的核心维度呈现双重面向:其一集中于涉事公务员个体失范行为——包括非专业性的言行举止及缺乏共情的沟通态度,其背后折射出基层服务窗口可能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与职业素养缺失问题;其二则超越个体层面,延伸至公众对政府部门系统性治理能力的深切关注,即对高效、透明、响应迅速的行政沟通与诉求解决渠道的强烈诉求,反映出社会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普遍价值期待。

面对舆情压力,桂林市卫健委的应对机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制度韧性:其迅速的舆情响应与危机处理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公众的情绪张力,体现出行政系统对民意关切的表面吸纳能力;而所谓“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的公开承诺,则在话语层面释放出组织意图从系统层面进行反思与整改的信号,喻示其或将通过内部整肃、作风强化与制度优化等方式,致力于公共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与行政服务流程的再造。然而,此类承诺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制度实践,仍取决于后续是否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与绩效评价体系作为支撑,从而真正实现从应激式应对向长效机制建设的转向。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邮件:zxl@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45~17:45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舆情简报
舆情简报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