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 | 承认错误却拒不纠错:一女教师降级风波,揭基层教育管理之“瘫”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的女教师韦某某2017年通过公开招聘入职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任初中部语文教师。2023年8月,其服从副校长曹某某电话通知,从初中部调至高中部改教生物。2024年3月底,学校以高中部“十二级岗位不足”为由,擅自将其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从十二级降至十三级,并于同年5月起执行降级决定(但5-12月工资仍按原级发放)。2025年1月,韦某某因月薪骤降100余元(低于同批入职同事)发现降级事实,同时确认:
原十二级任职年限被清零,直接影响晋升资格;
社保基数、教护龄津贴、未来退休金同步缩水;
校方隐瞒降级操作长达8个月(2024.5起应执行却拖至2025.1调薪才暴露)。
对此校方承认未履行提前告知义务,且仅书面承诺:按十一级工资标准补差并补发至其“晋升回十二级”止。而县教体局2025年4月10日责令校方:补发工资差额;“尽最大努力”恢复职级。但截至2025年7月,工资未补、职级未恢复,维权陷入僵局,此事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全国网民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自16日00时00分至18日11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1076条,互动声量达186.71万。
· 舆情走势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从舆情走势图来看7月17日00时16分,红星新闻发文为韦某某女士发声,并称“7月15日,鄢陵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学校要调动老师岗位涉及等级调整,确实应该提前告知,但是现在要补偿要解决只有去起诉学校,该补偿就补偿,该处理谁就处理谁。至于韦某某反映的鄢陵二高存在混编乱岗等情况,下一步教体局将会进行梳理和核查,包括县管校聘这项工作都要做好。”形成微博话题#女教师称调岗一年后发现被降级#,#当地教体局回应教师调岗后被降级#推动舆情发酵,而后各大平台接连转发此事,舆情热度到达顶峰,截至目前,关于该事件的舆论尚未完全平息。
· 信息来源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全网关于“女教师称调岗一年后发现被降级”事件相关的舆情共发现1076条,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共668条(占比62.08%),其次是微博172条(占比15.99%)、视频148条(占比13.75%)、网站64条(占比5.95%)、微信18条(占比1.67%)、互动论坛6条(占比0.56%)。
· 关键热词 ·
BORYOU TECHNOLOGY

从关键词云图来看,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韦某某”“岗位”“工资”“学校”“教体局”等。
02
舆论观点
网民观点
1、教师工资低引发共鸣,舆论呼吁提高教师待遇
@爱幻想的钻石:可怜的老师,工资这么低。老师的待遇什么时候才能提高。
@:家里有人在学校当老师我真的是太了解这些套路了,有的学校只要老师请假就扣钱,怀孕的老师休产假这一年的绩效工资几乎就没有了,还搞岗位竞聘,没有竞聘到岗位的老师即使你没有任何犯错这一年的绩效工资也不发给你,两次竞聘不上就不发给你工资,也不让你辞职,总而言之就是某些学校变着法的在欺负这些老师。
@:老师这块工资没有相关制度维护,学校喊多少就是多少。课时量想怎么加就怎么加。工会也是走形式而已。
2、舆论认为学校调整教师等级是学校的权力,教师被升降级是正常现象
@S-e-a25:本来学校就有调整权啊 企业里员工升降也是上级开会说了算。
@无边云鱼:老师不能被降级的吗?做的不好降级怎么了?谁规定只能升不能降的?
3、舆论认为当地教体局监管形同虚设,渎职推诿,呼吁其应履职尽责保障教师权益
@自若轮船gI:当地教体局在推责,纯粹属于虚设。
@天地一沙鸥:教体局知情,作为主管单位有权作出撤销处理,并追责和落实受害人权益,就不可以推脱。
@看海的元气喵:不作为,把该自己做的事推给门槛更高的法院。
@山中寻古迹的探秘:核心问题:重大权益变动,为何不告知?承认未履行告知义务,坐实了程序违法。降级影响深远,绝非补发工资就能了事。校方管理严重失职,教体局应介入彻查,明确责任,并确保类似‘被降级’的荒诞剧不再上演。保障教师知情权是底线!
4、舆论认为该学校认错不改错,理应去起诉该校,让其受到制裁
@随缘12345678900:荒唐,起诉学校,校长应该负责任,办事不力应该撤职。
@梅少华:这学校长领导就是吭嚎拐骗欺诈老师,到纪委举报,起诉学校。
@老董(英):上级纪委部门必须严查严惩这种无耻的学校领导,这种蛀虫必须严惩不贷。
5、从此件事至今无处理现象引发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失望,认为社会公平任重道远
@风中舞叶的洒脱:他们都在推诿扯皮,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办,谁还会无缘无故的给你办事情!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只要不是亲朋好友你不送礼就是仇人!这个社会很简单!恶就在你的身边
@公平正义2019:一句话,可能是学校负责人没有把这位老师的人事关系、福利关系放在心上,如果能够真正落实问责机制,基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的,权力任性是或许是看透了处理的方式和监管机制,公平正义任重道远。
@执着的溪流N5y:明知错了,就该主动改正,和谐社会就是这样有了不和谐的。
自媒体观点
1、今日头条熊丙奇:学校欺瞒式降级是对教师尊严的践踏,必须启动问责风暴斩断侵权黑手
此事暴露出学校在教师工作安排上,对一线教师权利的漠视。按理,如果把教师从初中调到高中,且涉及降低岗位等级这与教师权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听取教师本人意见,因为对于一名考核合格的教师来说,学校没有任何理由降低其岗位等级,教师也不会接受这种安排——学校校长被安排到另一所学校任职,可接受自己的级别莫名其妙从正科调整为副科吗?学校不告知,就悄悄把岗位等级降低,这是带有欺骗性质的。要从维护教师合法权利出发,责令学校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新浪微博辣酱ice:县管校聘’机制漏洞放任知情权践踏,唯有制度闭环才能堵死教师权益失守之门
#女教师称调岗一年后发现被降级#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的女教师韦某某称,自己服从学校安排从初中部调到高中任教,1年多后才意外得知岗位等级被降低、工资和社保等待遇也相应减少。2017年,韦某某考进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年8月,她接到通知到高中部教生物。2025年1月,学校调整和补发工资时,她发现自己工资比同批入职、同学历同事少,才得知2024年3月底自己从专业技术十二级降到了十三级。学校承认未履行告知义务,称因高中部十二级岗位不足才做此调整,并承诺对工资福利待遇进行补差。鄢陵县教体局也要求校方补发工资差额,尽快恢复其岗位职级。然而,韦某某表示工资未见“补差”,岗位等级也未恢复。这一事件中,学校未履行告知义务,侵犯了教师的知情权。而教体局虽要求学校解决问题,但目前来看,处理意见未得到有效落实。韦某某面临回初中部资历清零,不回又难以恢复岗位等级的困境。 此事件反映出在“县管校聘”改革中,存在岗位核定与编制管理脱节的问题,导致教师权益保障出现漏洞。学校应加强管理,尊重教师权益,在进行岗位调整时,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教师的知情权。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媒体观点
1、教育视觉:女教师在校内调岗一年被降级降薪,要求恢复未果引争议
近日,河南鄢邻县一高中女教师韦某某反映其服从学校安排,从初中部调到高中任教,1年后才意外得知其岗位等级被降低,由专业技术十二级降到十三级,工资和社保也相应减少。目前,该老师的职级岗位仍然没有恢复,损失的福利也未得到赔偿。
此事在网上很快引起热议。该教师称,发现自己的岗位等级和薪酬被减少之后,向学校讨要说法,学校承认未履行告知义务,承诺对韦某某的工资福利待遇进行补差。从校方给的答复可以看出,降低韦某某的岗位等级和工资待遇的事实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有意而为之的。
由此,不禁想到几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学校在韦老师没有违纪违规的情况下,要降低其岗位等级和工资待遇呢?
而韦老师被降级后,岗位是空着的,还是被别的老师占去了呢?学校是否真的存在“混编乱岗”呢?
韦老师失去的福利待遇还能要回来吗?又怎么要回来?
韦老师失去的岗位还能恢复吗?
03
舆情总结
当前,此事件舆情热度还在发酵,而其得到民众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是在此事件中薪资不公、职场暗算引发基层劳动者共情,再则官方的承诺沦为“空头支票”行为,加剧了公众对基层治理能力的质疑,其折射出的则是编制漏洞与监管失能所导致维权僵局出现的现象。
而此次舆情争议聚焦于:校方长达8个月隐瞒真相(2024年3月降级→2025年1月工资骤降才暴露),并在东窗事发后称若想恢复教师原有等级则需以任教年限清零交换,而此举将会导致教师晋升通道被斩断,社保、退休金等长期权益受损,且学校的补偿承诺与教体局“尽最大努力恢复职级”的指令,至今都暂未落实,教师权益无法保障,维权陷入僵局。
针对此次事件建议相关部门考虑以下处理措施:对于瞒报降级的校方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对教体局监管职责履行的情况进行核查,如存在疏漏则需厘清责任;为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需立即足额补发教师被拖欠的工资、恢复其原有职级、补偿教师的晋升年限,而非“补差”式处理;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此类事件建议立规范的教师调岗权益告知程序,确保教师的知情权,同时需完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防止以“岗位不足”作为再次侵犯教师权益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