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 | 女子面试遭殴致骨折引争议 职场暴力何时休

7月24日0时31分,小红书网民发帖称,其面试时因要求删除简历个人信息,遭面试公司的人围堵,并拖进男厕所殴打,致腰椎骨折。对方抢夺手机删视频、阻止打120和接警。报警后警方初因警力不足未到医院,再次报警后警方到场处理。

7月24日16时33分,潇湘晨报报道“26岁女子深圳面试后想删身份证手机号遭殴打致骨折?涉事公司:无肢体接触,警方介入”。

7月25日9时27分,九派新闻报道称,“女子遭面试官殴打致骨折”事件涉事面试官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光明网、央广网、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多家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引发网民热议。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7月24日0时至7月30日23时共监测到相关信息34761条。

· 舆情走势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女子面试遭殴致骨折引争议 职场暴力何时休

数据显示,自7月24日0时31分当事人发帖后,舆情声量逐渐扩大,随着自媒体和网民相继介入转载,该信息于7月24日12点首次达到舆情高峰。7月24日16时起,潇湘晨报等媒体进行报道,助推舆情进一步发酵,加之不少网民借此分享自身经历引发公众情感共振,导致舆情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7月25日9时,九派新闻报道涉事面试官已被警方刑事拘留,随后,光明网、央广网等媒体介入转载,导致舆情热度走高,并于7月25日15时达到舆情最高峰,#女子被打骨折涉事面试官被刑拘##遭面试官殴打致腰椎骨折女发声##女子称面试后想删个人信息反被殴打#等多个话题登上热搜榜,随后舆情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   关键热词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女子面试遭殴致骨折引争议 职场暴力何时休

关键词云图显示,在本次舆情发酵过程中,“刘女士”、“面试”、“面试官”等关键词受到普遍关注。

02

舆论观点

 网民观点 

1、强烈谴责职场暴力,呼吁惩治肇事者

众多网民对面试官殴打求职者致骨折的行为表示愤慨,认为不仅损害基本人权也破坏了职场秩序。一些网民呼吁严惩涉事企业,让其为暴力行为付出代价,以起到警示作用,杜绝此类恶性事件再次发生。

今日头条微头条账号“怀揣梦想的嫉恶”:应该立即撤销营业资格,肇事者绳之以法,从快从重法办,坚决打击黑恶势力歪风,树社会正气。

今日头条账号“积极的雪梨Lc9”:太欺负人了,霸道之极,必须严查追纠,依法严惩打人凶手。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抖音账号“蓝天”:现在是法制社会,一个有名气,有声望的老板,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打出手,何况打的还是一个弱女子,应该依法追究这个黑心老板和招聘的几个人的刑事责任,不是招聘者的无理取闹,也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

2、关注求职者权益保障,强调个人信息安全

部分网民指出,求职者要求删除个人信息是合理正当的诉求,企业无权拒绝或者施以暴力。部分网民呼吁加强对求职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求职者在面对企业时,个人信息安全、人格尊严等权益能得到充分保障。

今日头条账号“若水1546871”:个人信息泄露危害大,可能导致骚扰诈骗,要求删除个人信息无可厚非啊,应强化信息保护避免此类情况。

抖音账号“外向星球K0”:在面试中维护隐私,为自己营造更安全的求职环境。

百家号“老李是个老老李”:个人信息安全本就是基本权利,凭什么不同意?面试本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不是展示暴力的舞台,求职者需要一个良好的求职环境。

3、质疑企业管理文化,深挖背后问题

网民针对此事深入探讨该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认为如此暴力行为绝非偶然,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基本人文关怀与法治观念的集中体现。

今日头条账号“实在昊宇”:在深圳还有这样黑的老板?一个公司出现这么多起打员工事件跟当地治安办政府部门有一定的关系,应该严查。

今日头条账号“悠闲克里4F8”:这打人的不是个人问题!这是一个单位的问题!一个有黑社会性质团伙的问题!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抖音账号“金刚侠74449996”:企业管理明显存在问题,严查它是否有黑社会背景,严查它是否有偷漏税行为。

 媒体观点 

1、红网:打破面试间的“权力黑箱”,需多方发力

现行劳动法规对招聘阶段求职者权益的保护较为薄弱,导致求职者在面试中遭遇侵权时投诉无门、举证艰难,劳动监察部门也常因介入依据不足而反应滞后,无形中纵容了面试间的“丛林法则”。要打破面试间的“权力黑箱”,需多方发力、压实责任:企业应强化内部管理,严格培训与监督面试官,明确其行为边界;人社部门需加强对招聘流程的监管,设立投诉渠道,严肃处理违规企业;社会舆论也应持续关注,形成威慑力。新京报:历史街区保护利用难度大,文物保护利用面临新挑战。

2、澎湃新闻:事关求职者人身权利,应依法追责

如果一家企业管理者将暴力视作管理方式,这就绝不是企业内部事务,而是关涉求职者人身权利、招聘市场规范的“公事”,是严肃的、严重的,对其责任追究不可轻轻带过。当地有关部门也应重视这起打人事件及其背后的其他指控,深入调查、公正执法,保护每一个求职者的合法权益。社会期待一个公正的结果,这个结果既是为刘女士找回一个公道,同时也让所有公众看见并相信,没有人可以无法无天、为所欲为。

3、陕西都市报:面试不该是暴力的温床,尊重公正才是关键

面试本应是平等交流的场合,求职者要求保护个人信息,这是合理合法的诉求。涉事企业怎么能如此对待求职者?涉事人员被刑拘,但求职者绝不能被当作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在面试过程中,他们理应得到最基本的尊重,个人信息安全也必须得到保障。同时,当遭遇不法侵害时,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就像刘女士一样,绝不向暴力低头。

03

舆情总结

本次舆情引发网民热议,其中最大的矛盾点在于企业管理权与求职者权益边界的问题。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在招聘环节的话语权被逐渐放大,而求职者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事实上,“女子面试遭殴致骨折”事件中暴露的职场暴力问题,在许多企业的日常管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不少网民反映,如今的职场中,企业滥用管理权、漠视求职者与员工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强调法治社会与人文关怀的今天,职场暴力事件的频发,不免让人愤怒与寒心。

从企业层面来说,要筑牢职场文明的第一道防线。企业是职场环境的塑造者,如何平衡管理效率与人文关怀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招聘与日常管理中的行为红线,对员工进行系统的法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训,从根源上杜绝暴力与霸凌行为。同时,企业应建立畅通的内部监督与投诉渠道,及时发现并纠正管理中的不当行为,将尊重与平等融入企业文化的核心。

从监管部门层面来说,要织密职场权益的保护网。劳动监察、公安等部门应强化对企业招聘及日常管理环节的监管力度,对涉及职场暴力的投诉举报快速响应、从严查处,形成常态化震慑。针对此次事件暴露的面试场所监管盲区,需推动建立招聘过程透明化机制,如要求企业在面试区域安装合规监控设备并留存记录,为求职者权益保护提供实证支撑。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场暴力的法律责任,让受害者的维权之路更加顺畅。

从社会层面来说,应凝聚抵制职场暴力的共识。职场暴力的治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不能因个别事件的曝光就否定所有企业的努力,也不能对职场乱象视而不见。要肯定那些重视员工权益、营造健康职场环境的企业,同时对职场暴力行为保持零容忍的舆论态度,通过媒体曝光、公众监督等方式,倒逼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对求职者与员工的普法宣传,提升其维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让每一个人都敢于对职场暴力说“不”。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邮件:zxl@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45~17:45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舆情简报
舆情简报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