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 | 荣昌政府食堂“出圈”记:流量时代的公共部门形象突围术

2025年3月29日“卤鹅哥”林江投喂国际网红“甲亢哥”让荣昌卤鹅成为现象级美食IP,荣昌也因此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荣昌政府为接住这波“泼天流量”,以“宠粉”姿态迅速响应,五一期间推出包括开放政府机关食堂在内的多项举措,以满足游客的就餐需求,提升游客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当地文旅经济发展。政府食堂对外开放后,瞬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当日有近7000名游客涌入,远超其平日接待800人的规模。为迎接游客,食堂特别推出特色小碗菜,价格在3元至18元间。这些菜品不仅价格亲民,且极具地方特色,深受游客喜爱。截至5月14日共有70个相关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搜榜单,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5月1日至5月14日共监测到相关信息47.41万条,全网互动声量1.05亿,覆盖客户端、视频、微博等多个平台。

· 舆情走势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荣昌政府食堂“出圈”记:流量时代的公共部门形象突围术

通过舆情走势图可知,相关话题自5月2日起讨论度陡增,相关信息在客户端、视频等社交媒体传播,其舆情声量也在5月3日升至最高,相关信息传播量为8.89万条,随后热度缓慢下降,逐步平息。

· 信息来源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荣昌政府食堂“出圈”记:流量时代的公共部门形象突围术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47.41万条,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共230009条(占比48.52%),其次是视频188294条(占比39.72%)、微博32068条(占比6.76%)、微信14256条(占比3.01%)、网站6898条(占比1.45%)、互动论坛2282条(占比0.48%)、数字报286条(占比0.06%)。

·   关键热词   ·

BORYOU TECHNOLOGY

事件舆评 | 荣昌政府食堂“出圈”记:流量时代的公共部门形象突围术

从关键词云来看,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荣昌”“游客”“食堂”“政府食堂”“机关”等。

02

舆论观点

 网民观点 

1、支持“亲民惠民”,点赞政府服务创新

许多网民认为,荣昌区政府食堂对外开放是“接地气”的亲民举措,既缓解了游客就餐压力,又展示了政府的开放态度。游客能以实惠价格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3元黄凉粉、18元卤鹅套餐),获得良好体验,部分网友称赞“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新浪微博用户“川北小哥”:政府食堂敞开大门,温暖了人间烟火里的城市温度,当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的蒸笼飘出荣昌卤鹅的香气,这座川南小城用最朴实的烟火气,书写了公共空间治理的暖心答卷。这场“五一”假期涌动的35万客流,不仅丈量着城市的文旅热度,更折射出公共服务理念的时代嬗变。打破围墙的公共服务彰显治理温度:政府食堂向游客敞开大门,看似简单的空间开放,实则是行政思维的破冰之举。

新浪微博用户“股指期货998”:五一假期,重庆荣昌政府机关食堂对外开放,大量游客疯狂打卡。这是中国日益自信和开放的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转变,政府机关更加贴近于民。

新浪微博用户“我的读书小马甲”:这小小窗口的开放,是政府职能转型的缩影,更是用实际行动书写“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答卷——让民生福祉可见、可触、可感。

今日头条用户“完美辰星Hh”:政府不再只是一个组织者了,而是挖掘自身的小潜力,做出引导消费的示范。

2、呼吁“常态化开放”,期待更多公共资源共享

部分网民建议,政府食堂不应仅限于节假日开放,而应探索常态化运营模式,如每周固定时段或周末向公众开放,让市民和游客长期受益。类似观点还延伸至停车场、厕所等设施,认为政府大院、事业单位的公共资源应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尤其在旅游旺季或节假日,以缓解城市配套压力。

新浪微博用户“兰州微播”: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假期开放,亲民价特色餐,便民举措暖人心,期待常态延续。

新浪微博用户“情枫芸”: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假期开放便民,特色菜品吸睛,望后续开放举措持续落实。

今日头条用户“上善若水83060”:食堂开放常态化,人民政府为人民。

3、质疑“挤压民营餐饮”,担忧市场公平

部分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政府食堂作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在场地租金、人员工资和税收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其远低于市场价的定价策略(如3元凉粉、18元套餐)可能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特别是在五一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这种“不公平竞争”可能让周边承担高额经营成本的民营餐饮店陷入被动,甚至影响中小商户的生存空间。

知名媒体人胡锡进:重庆市荣昌区五一期间向游客开放政府食堂出现一些争议,质疑者主要是认为政府这样做挤占了社会餐馆的生意空间,而五一节是餐饮生意的旺季。关于挤占民间餐馆生意空间的质疑,老胡觉得这也是值得政府倾听的,而且它应是政府做相关决定的重要考量之一。当这个新闻受到全国关注时,做此提醒我认为尤其重要。总的来说,中国各地的餐饮业大多处于饱和状态,过节时餐馆吃饭的人多,但是如果外地游客来得太集中,很多人在城市里吃不上饭,应当说不至于。餐饮企业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基本都是民营的,近年来的经营风险在上升,充分考虑社会餐馆的利益,尊重城市餐饮和旅游行业的意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浪微博用户“姚摩诃”:这是典型的与民争利啊!人家餐饮业就盼着五一节能做点生意,结果你机关食堂搞低价竞争,把人家生意全抢走了!

新浪微博用户“东阳足球”:食堂开放也就是伪命题[嘻嘻]关键在市场,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市场。

4、争议“作秀嫌疑”,认为政府应注重系统性的规划

少数网友质疑此举是否为短期“作秀”,认为政府应更注重长期旅游配套建设(如餐饮接待能力提升、市场监管机制完善、交通设施优化等),而非仅靠临时性措施吸引流量。这些网友指出,真正的城市旅游发展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建议政府将重点放在培育市场化餐饮服务体系、提升整体接待品质上,而非简单依靠行政资源搞“突击式”营销。

今日头条用户“木木”:当地本身餐饮业就不好,政府食堂为啥,平时不对外开放,这是作秀。节假日想好好挣点钱的,商户的生意全被政府食堂抢走了。

今日头条用户“率真海洋nX-苏京秦”:这是为城市实质上是打一次大大的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来这个城市旅游,但是,短暂红的同时,更要清醒地分析:这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天花板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主要产业是什么,通过网红广告效应能起到什么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讲,你们可能需要的不是游客,而是投资者,你们网红的方式不是主要服务于游客的,而是投资者。所以,借网红的机会,以网红反映出来的历史人文背景作为良好的基础,改进政府管理作风,解放思想,简化流程,完善营商环境,用经营思维算好产业发展的大账,做好与周边大城市的配套与互动,这些才是能长久给这个城市带来竞争力的关键。

新浪微博用户“曟光书坊”:政府食堂开放引游客涌入,虽有便民之心,但也需考量资源合理分配,避免过度承载,后续也需要持续做好配套建设。

今日头条用户“九力山人”:可持续性才是最重要的!淄博烧烤火了一年,慢慢就趋于平常了。所以内核最重要!吸引游客不能仅仅靠一个一心为民的书记!而是要有持续的政策和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更重要的有真正的具备吸引力的景点!

 媒体观点 

1、央广网:多地花式待客 真诚服务才是“王道”

重庆市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假期前两天接待一万多名游客用餐,火上热搜;湖北武汉等多地党政机关假期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和卫生间,赤壁政府机关甚至还加赠免费洗车服务;陕西榆林交警柔性执法,对违停的外地游客只作提示不罚款……这个“五一”小长假,全国许多地方再次拿出满满诚意待客“宠客”,让八方来客切身感受到当地政务的温度和实干态度。从发放消费券到减免门票,从各种花式宣推到主动开放内部资源为游客提供便利便民服务,今年以来,各地积极主动推广本地文旅资源,助力推动相关消费。在此过程中,部分地区文旅宣传为博流量,一度因“用力过猛”而引发争议。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此次因假期就餐人员过多、人手紧张,荣昌区政府部分干部赶到食堂帮忙分装食材、分盛饭菜,收获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当大客流来临时,及时做好谋划和预案,为游客提供暖心便利服务,这才是各地各部门该用心、用力的方向,也是最实实在在的文旅宣传。

2、人民日报:重庆荣昌借卤鹅热度打造特色品牌,让流量赋能产业链成长

前不久,重庆市荣昌区卤鹅在网上走红。荣昌借势打造卤鹅IP,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为了接好这波流量,当地多管齐下——志愿者在高铁站和景区,手持“吃鹅地图”为游客指路;全区公共停车场全部免费,规划出新的车道和停车区域……“五一”假期,荣昌还推出公交免费、景区免门票、开放政府食堂等多项措施。文旅热的背后,一场产业链的升级悄然展开。

3、澎湃新闻:机关食堂向游客开放的重庆荣昌区,“消费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

重庆市荣昌区因政府机关食堂面向游客开放,而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热点。5月6日,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称,截至5月5日24:00,“五一”期间全区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其中,夏布小镇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同比增长743.05%。消费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今年“五一”期间,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面向游客开放,迅速成为热门“打卡点”。5月1日中午,首餐便吸引超3000名游客前来体验。据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消息,5月3日上午,区委书记高洪波前往区政府机关食堂,看望慰问在“五一”假期坚守岗位的食堂服务人员与志愿者们,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4、重庆日报网:沉稳应对“泼天流量”带来的“大考”——荣昌火出圈背后的城市治理逻辑

首先,荣昌区的治理实践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面对突如其来的游客流量高峰,荣昌区委、区政府迅速行动,通过数字化赋能的党建引领,科学预判、及时响应,确保了城市和景区的秩序井然。从交通保障到市场保供,从食品安全到景区秩序,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对游客的关心和关怀。特别是政府机关食堂、停车位、卫生间等公共资源的对外开放,更是让游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便利,充分展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治理理念。其次,荣昌区的治理实践也彰显了“一切依靠人民”的动力源泉,在应对游客暴增的过程中,荣昌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无论是党员干部的坚守岗位,还是普通市民的自发参与,都成为了荣昌区成功应对游客暴增的重要力量。最后,荣昌区的治理实践还体现了“治理成果切实共享于民”的核心理念。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理,荣昌区不仅成功应对了游客洪峰的挑战,还借此机会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荣昌区还通过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成果。无论是政府机关食堂的对外开放,还是公园、健身区域等公共设施的完善,都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03

舆情总结

荣昌区政府食堂在2025年五一假期的“出圈”现象,既是公共服务创新的典范,也是流量时代公共部门形象重塑的生动实践。通过亲民策略,真诚服务成为现象级文旅事件。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旅游旺季的餐饮压力,更通过“政府搭台、美食唱戏”的模式,让更多人了解荣昌,喜欢荣昌。其成功的背后也折射出多重治理智慧:一是服务理念转型,打破政府“庄严”的刻板印象,让政务场所成为可感知的“服务空间”;二是流量承接能力,借势“卤鹅哥”林江与国际网红联动的初始流量,迅速推出免费停车、旅游专线等配套措施,实现精准转化;三是资源灵活利用,将闲置的食堂、停车场转化为公共服务增量,更好地服务游客。

然而,爆火背后亦暴露隐忧:食堂承载能力不足、排队体验欠佳等问题凸显公共资源临时开放的局限性;低价策略引发的“挤压民营餐饮”争议等。长远来看,荣昌模式需从“流量狂欢”转向“留量深耕”,注重文旅融合与城市配套升级,将短期热度转化为可持续的文旅品牌力。

荣昌政府食堂的突围术证明,公共部门形象重塑的核心在于“真诚”与“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用真诚服务传递温度,才能在流量的浪潮中站住脚跟。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邮件:zxl@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45~17:45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舆情简报
舆情简报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