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 | 柴怼怼质疑胖东来玉石暴利事件
2025年4月初,网红博主“柴怼怼”发布系列视频,指控胖东来以低成本玉石高价售卖,将百元成本商品标价数千元,同时贬低其产品质量。4月8日,胖东来发表声明予以驳斥,并于次日公布销售数据,证实和田玉毛利率仅20%。4月25日,胖东来以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为由,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柴怼怼”,索赔不低于500万元。5月3日,抖音认定相关视频侵权,下架29条内容并对账号实施一个月禁言。5月5日,许昌市监局通报核查结果,确认胖东来玉石销售合规,毛利率未超20%,以权威数据为此次争议画上句号。以下为具体时间线:
2025年4月5日起,自媒体博主“柴怼怼”等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系列视频,公然宣称“胖东来以低成本玉石牟取暴利”“将价值数百元的商品标价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售卖”,同时对胖东来商品质量进行贬损。上述言论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引发广泛关注。
4月8日,胖东来商贸集团针对“柴怼怼”等网络侵权行为,正式发布官方回复说明,表明严正立场。
4月9日,该集团进一步公布和田玉销售数据,明确显示和田玉产品毛利率为20%,其销售额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0.34%,以详实数据回应外界质疑。
4月25日,胖东来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柴怼怼”涉嫌商业诋毁与侵犯名誉权,并表示将坚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违法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5月2日至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通过社交媒体连续发声,对“柴怼怼”针对企业及个人的诽谤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并郑重表示将坚守道德底线,全力维护企业尊严与合法权益。
5月3日,于东来再度发文,明确提出若“柴怼怼”恶意污蔑他人的行径未得到应有惩处,其将选择关闭企业或退出经营。同日,抖音平台依据相关规定,以“发布不实信息”为由,下架“柴怼怼”账号29条违规视频,对其采取禁言一个月的处罚措施,并限制账号关注功能。“柴怼怼”试图通过开设小号继续发布不当言论,因网友举报再次被封禁。
5月5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专项通报,数据显示2025年1-4月期间,胖东来共计销售和田玉4177件,总销售额达2959万元,平均毛利率未超过20%,且抽检商品的进货凭证、鉴定资质等均符合相关规定,以官方调查结果为事件争议作出权威定性。
5月6日,于东来公开向“柴怼怼”等质疑者发出邀请,诚邀其前往胖东来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模式与商品管理流程,以促进事实真相的澄清与行业良性交流。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自4月5日至5月10日,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15.94万条。覆盖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多个平台,新浪微博多个话题引发热议,共计获得阅读量9727.1万次。
· 舆情走势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图1 舆情走势图)
相关信息在网站、客户端等社交媒体传播,人民网、法治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媒体参与报道转发相关内容。五一期间,柴怼怼多次攻击胖东来导致网络讨论声量急剧增加,并在5月6日达到舆情热度峰值,随后在网民的讨论和媒体的持续报道中互动声量降低。
· 信息来源分析 ·
BORYOU TECHNOLOGY

(图2 信息来源图)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159402条,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共107690条(占比67.56%),其次是视频38002条(占比23.84%)、微信5875条(占比3.68%)、新浪微博4985条(占比3.13%)、网站2121条(占比1.33%)、互动论坛695条(占比0.44%)、数字报34条(占比0.02%)。
· 关键热词 ·
BORYOU TECHNOLOGY

(图3 关键词云图)
从关键词云图来看,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胖东来”“柴怼怼”“商户”“玉石”“侵权”“诋毁”“企业”“投诉”“处罚”等。通过以上关键词,可以看出大众舆论倾向于维护胖东来,质疑柴怼怼为首的自媒体博主博取流量,动机不纯,并希望通过平台监管和法律手段来解决此类纠纷,维护正常的商业秩序。
02
舆情分析
网民关注
1、深度审视当前企业生存环境的乱象困局与深层隐忧
一是质疑当前企业生存环境乌烟瘴气。如“国内的民族企业经营环境一直这样”“很多实体店商家也恨胖东来希望他早点消失吧,大环境支持浑水摸鱼,好人难当”“营商环境太差,网红为了流量肆意攻击企业家,平台纵容,毫无节制”“坏蛋太多了,好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二是对良心企业被恶意造谣表示惋惜。如“如今胖东来已不是普通超市了,而是消费者心里的一面良心旗帜,如果该旗帜倒下了,说明当今良心商家已无立足之地”“一个以坚持食品安全为宗旨,对员工高工资高福利的超市,被不停的围攻和打压,这是社会的扭曲和悲哀”“寒了良心企业家的心就会砸了百姓的饭碗”“为什么一个民族企业的表率要被黑到绝望”“资本家集体打压胖东来”。
三是呼吁相关部门净化整治营商环境。如“净化网络环境,打击恶意中伤、碰瓷、“有偿打假”等行为,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玉石确实水深 公开透明化尤为必要”“希望以后能有更明确的规则,让真正想监督的人能放心说”“胖东来应对网络碰瓷获点赞,但治理网络“黑嘴”不能只靠企业自证:标本兼治还要靠政府和平台”。
2、全力支持胖东来捍卫合法权益
一是呼吁司法机关重视抹黑民营企业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如“国家不管了?政府管不了?那么多污蔑胖东来的不应该受到法律严惩么”“如果真的无中生有,恶意抹黑,一定要付出代价”“三人成虎,有关部门介入有望肃清事实”“对于造谣的能不能判个10年以上,罚个底朝天,现在有些人真不是人”“支持胖东来,希望双方一定走完官司,都把证据拿出来,支持重罚造谣者,自己坏还拿自己的把戏套人家头上黑人家”。
二是称赞胖东来强势回应并维护自身权益。“胖东来一直口碑不错,这次还晒出数据自证,‘柴怼怼’拿不出实锤证据,确实很过分!”“玉石行业信息不对称,胖东来采取措施透明化;事件后胖东来玉石专区抢购潮,公众信任度提升。”“于东来清空个人社交账号,仅留一条:胖东来所有信息均可公开,欢迎各方面调查。于总敢担当,服气!希望给个说法,事情可以圆满结束”“支持胖东来,希望双方一定走完官司,都把证据拿出来,支持重罚造谣者,自己坏还拿自己的把戏套人家头上黑人家”。
3、围绕“网红流量”与平台监管展开讨论
一是指责“柴怼怼”等自媒体博主蹭流量博取眼球。如“蹭流量蹭的没有底线,简直坏透了,觉得网上是法外之地吗?柴某某必须要对他的行为付出法律责任!”“千万别在搭理这些货了,一去胖东来实际考察,又让这帮孙子赚一波流量”“他就是想炒作,无成本乱说,胖东来花钱花时间去应对,你看他说的,大不了简单道个歉给个三千五千就完事,来来回回又好几波流量,可以用石头去收割几波(本身是卖染色石头冒充玉的,号称卖了很多只有一个假的被告)”。
二是质疑短视频平台监管力度不足。如“平台算法问题,平台故意纵容没办法取证,后面闹大了,封怼怼,反正不管啥,平台是黑白通吃,吃完被告吃原告,赢两次。所有平台都一样”“是不是平台支持黑粉抹黑胖东来?毕竟平台都不希望实体店太火”“不是网红有实力,是背后平台作恶,主要是个网红有点点粉丝都能作恶多端,人多就是理。”“主要还是法律的缺失呀,平台审核也不严,流量社会,需要去起诉,浪费时间”“互联网应该给所有企业和个人良好的交流环境,而不是营销号张嘴胡编乱造就可以诽谤企业和个人谋利,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媒体关注
一是强调强化法治监管,筑牢企业权益与营商环境防护屏障。如人民网《人民热评:依法打击乱“怼”,胖东来需讨回公道!》指出,社会有序运行与企业健康发展均需监督助力,“啄木鸟”式监督不可或缺。但任何监督行为必须恪守法治底线,严禁抹黑诋毁企业及企业家、传播虚假信息干扰经营,更不得实施敲诈勒索,此乃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又如天山网《石榴快评丨“柴怼怼”碰瓷“胖东来”,不能让“脏水”再泼下去》报道,恶性竞争的扭曲心态与非法逐利的不良动机,是“碰瓷”“泼污”民营企业的主因。此举既破坏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亦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此外,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莫让“胖东来们”陷入“棒杀”“捧杀”泥潭》称,企业因经营出色走红却遭网络恶意中伤,既显失公平又徒增内耗。为企业打造清朗舆论空间,助其专注发展,是构建优质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北京日报在《惩治黑嘴不能靠企业“关门自证”》中提到,谣言止于“智”,也止于“治”。还网络生态以清朗,还市场竞争以公平,才能帮企业轻装上阵,踏踏实实谋发展。
二是深挖事件内核,透视流量经济乱象本质与明晰监管责任体系。如闪电新闻《舆见|胖东来事件暴露网红经济下的舆论异化》指出,舆论指出,此类“打假”借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以情绪化表达谋取流量利益,模糊舆论监督与商业竞争边界,易使合法企业遭受“寒蝉效应”。如新华网《别总让“胖东来们”受伤》称,网络“黑嘴”恶意言论对民营企业造成的损害,企业需付出数倍代价修复,且部分违规账号屡禁不止、换号炒作,持续污染舆论环境。面对此不公现象,亟须监管部门及时介入、正本清源。又如每日经济新闻在《于东来的愤怒: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倔强》中提到,网络平台不能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而应该让“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再如红网《胖东来VS网红“柴怼怼”:玉石风波下的流量迷局》指出,企业、网红与平台均需自省:企业当恪守商业道德,保障品质;网红应珍视影响力,传递真实信息;平台需完善监管,净化生态。唯有各方尽责,方能规避流量时代的商业舆论困局,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是彰显示范效应,肯定胖东来危机应对智慧与属地部门治理担当。如《中国经济周刊》评论文章《在舆论风暴中的“胖东来”》表示,胖东来和当地行政部门的应对值得借鉴:及时发表声明,公布前三月销售数据;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胖东来产品随机抽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产品质量、毛利率等都没有问题。如顶端新闻《别让良心企业“胖东来们”剖腹明志》指出,大众期待诚信无需自证、造假无所遁形的市场生态。胖东来以独特经营模式与优异业绩,印证诚信经营的持久生命力。捍卫此类企业,即守护商业伦理的根本底线。又如湖北日报《企业不是网红的“流量血包”》指出,用事实还原真相,用监督检查为喧嚣的舆论定音,是应对网络举报的积极态度。
03
舆情总结
(一)规范网络生态言论以遏制“流量经济”乱象
柴怼怼以无事实依据的“暴利指控”“质量质疑”为噱头,通过短视频平台恶意诋毁企业商誉,实质是借公众对价格的敏感心理谋求流量变现。此类“流量碰瓷”行为不仅践踏网络言论规范,更触碰法律红线。这一事件警示,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自媒体从业者应恪守言论责任,在发表商业评论或质疑时,需以客观证据为支撑,避免借舆论监督权之名行恶意营销之实。相关主体若违反法律规定,必将面临法律惩处,而“靠抹黑他人获取流量”的畸形商业模式,终将被市场与公众所摒弃。
(二)强化企业危机应对能力,构建“事实防御体系”
柴怼怼质疑胖东来玉石暴利事件中,胖东来通过多维度举措构建“事实防御体系”:及时公布经营数据、开放第三方检测渠道、主动提起诉讼维权,以公开透明的姿态回应质疑,化被动为主动。这一案例凸显,企业在遭遇恶意攻击时,应突破“沉默应对”的传统思维,以法律为武器、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捍卫自身权益。同时,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对舆情主动作为,在追根溯源中查找真相,还胖东来清白。这种及时高效的监管行为,其实是对民营企业最好的保护,更是坚定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主动担当。这也启示企业透明化经营模式不仅有助于化解危机,更能强化品牌信任,实现口碑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三)网络平台强化主体责任担当,构建全链条内容审核防护体系
此次事件中,柴怼怼系列侵权视频在短视频平台持续传播近一个月,这反映出内容审核机制存在滞后性与漏洞。在事件发酵过程中,尽管多数网民通过理性分析和证据比对驳斥不实言论,但仍存在部分群体受情绪化言论裹挟,参与非理性声讨。短视频平台作为信息传播枢纽,需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和审核机制,运用技术手段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识别商业诋毁、恶意造谣等违规内容,避免成为不实信息扩散的温床。同时,平台应优化用户举报反馈流程,对违规账号实施分级处理,切实履行网络空间治理责任,维护健康有序的内容生态。
(四)监管部门加强对新兴网络商业争议的敏感性与快速响应,强化对商品定价与质量合规性的常态化监管
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在舆情出现后,能结合“五一”节工作安排,快速对胖东来唯初珠宝有限公司开展日常检查,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与推广。今后应进一步缩短从舆情发现到介入调查的时间间隔,在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情况,避免不实信息持续误导公众,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同时,玉石行业本身存在定价模糊、品质鉴定复杂等问题,这也是此次争议的焦点之一。监管部门应针对此类定价易引发争议的行业,制定更为细化、可操作的定价监管规则,明确成本核算、利润空间的合理范围等标准。要加强对商品质量的常态化抽检力度,不仅在出现舆情时进行检查,日常监管中也应定期、不定期地对商品的进货渠道、质量鉴定证书等进行核查,确保商家销售的商品质量合格、手续完备,从源头上减少类似因定价和质量问题引发的商业纠纷与舆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