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丨央视曝光消费者注射肉毒素险丧命,警惕来路不明的肉毒素
1月12日,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了《警惕来历不明的肉毒素》的新闻调查节目,报道了江苏常州胡女士在朋友圈向微商蔡某购买所谓的“瘦肩针”,注射后发生肉毒素中毒,险些丧命,被送医急救的遭遇。此事件在网络迅速引发了网民关注,“#央视揭问题肉毒素乱象# #假肉毒素成本1.5元出厂20元卖价上千# #女子肉毒素中毒用了半年开塞露#”等话题相继冲上了微博热搜。
01
舆情趋势 / Boryou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自1月12日0时至1月16日20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3527条,覆盖微博、客户端、视频、微信、网站、数字报等多个平台,其中微博成为舆情发酵的主要渠道。
1、舆情走势分析

舆情走势图
通过舆情走势图可知,该事件自1月12日起开始发酵,1月14日20时达到热度顶峰。随后,舆情热度有所下降,但仍持有一定讨论度。
2、信息来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图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3527条,微博是主要传播平台,共1959条(占比55.54%),其次客户端1169条(占比33.15%)、视频204条(占比5.78%)、网站96条(占比2.72%)、微信84条(占比2.38%)、互动论坛14条(占比0.4%)、数字报1条(占比0.03%)。
3、关键热词

关键词云图
据关键词云图显示,本次舆情事件“肉毒素”“蔡某”“注射”“排便”“江苏”等关键词受到广泛关注。
02
舆论观点 / Boryou
网民观点
1、部分舆论认为求美是对的,但要选择正规机构和合法产品。
@时光叽表示:“看到央视揭露的肉毒素乱象真的惊到我了!本想着打个肉毒素变美,没想到水这么深。那些未经正规渠道进来的问题肉毒素,效果没保障不说,还可能对身体有危害。变美固然重要,但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和合法产品,别让“危险”上脸,安全变美才是王道!”
@小秋蛮吊表示:“请选择正规机构,正规医生进行操作,求美是对的,但是安全健康是第一位的。”
2、部分舆论表示医美行业乱象不能一罚了之,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北京高生表示:“从上游的小作坊,到终端的医美机构,它们之所以冒着风险生产和销售肉毒素,主要是因为利益诱惑太大,监管部门对销售假货的处罚不能只是不能一罚了之,而是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钢铁战神小金鱼表示:“医美行业有一定的认知门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消费者容易被误导和操控。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源头治理和流通监管,遏制其蔓延,保障公众健康。”
3、部分网民呼吁要增强辨别能力,理智消费。
@扶摇直上的锦鲤表示:“进行医美消费时,一定要理性,不能盲目跟风,这警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辨别,理性消费。”
@公主殿下表示:“医美行业乱象丛生,我们要坚决抵制虚假产品,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避免被骗。”
媒体观点
1、央视新闻客户端:消费者注射肉毒素险丧命 当地回应:将开展医美专项整治。
节目播出后,当地组织相关部门查明事情来龙去脉,并将组织医疗专家对胡女士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利明表示,已查明蔡某(微商)为他人注射的肉毒素,是2024年3月别人到蔡某(微商)的理发店上门推销而来。2024年5月,蔡某将这两支肉毒素,一支用在了胡女士身上,另一支用在了周女士身上。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健康局2025年1月10日,对蔡某作出没收违法所得4400元,并处罚款人民币8万元的行政处罚,目前行政处罚决定书已送达当事人蔡某。常州市卫生监督所党总支书记、所长韦明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重点针对美容美发店、养生馆等非法行医高风险场所,开展地毯式摸排。记者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江苏将进一步加强全省医疗美容行为整治,重点加强对医美行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医疗美容行为,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并广泛开展医疗美容相关知识宣传,增强爱美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
2、荔枝新闻:肉毒素中毒事件频发,医美乱象还得全链条打击。
在医美机构的营销攻势下,那些来源不明、价格低廉的肉毒素,被包装成拥有神奇瘦身与除皱效果的美容产品,并以上千元的高价出售给消费者,不仅导致消费者承受经济损失,更威胁健康安全——若使用剂量不当或操作不合规范,极易引发中毒事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消费者的生命。这些游离在监管之外、来源不明的肉毒素,大量流向“黑医美”市场,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确保毒性药品的管制措施落到实处。一方面,线下、线上监督结合,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特点进行细致排查,对从事非法医疗美容活动的机构和人员,一经发现,立即依法严惩,绝不纵容,以此提高违法成本。同时,需追溯产业链上游,对肉毒素的非法生产和销售行为进行全链条式的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医疗美容行业应严格执行准入机制,提升从业门槛,确保从业者具备必要的资质和技能,从而有效遏制非法机构的非法获利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在加强监督、规范市场之外,消费者同样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警觉。
03
舆情总结 / Boryou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追求科技手段变美无可厚非。然而,在选择美容机构时,消费者必须审慎评估其资质与市场信誉,以避免陷入不法商家的圈套。对于美容机构所推广的产品,消费者应深入探究其成分、来源及潜在副作用等关键信息,并在专业医师的建议与监督下进行使用。
近期,肉毒素中毒事件的频发,凸显了医疗美容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成为当务之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使医疗美容机构遵循法律法规,合规经营,从而有效减少行业乱象,确保医疗美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